媒體中心
- 首頁
- 行業新聞
文章來源于《中國鋼鐵工業協會》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3月,我國粗鋼產量8827萬噸,同比下降7.8%;生鐵產量7266萬噸,同比下降6.9%;鋼材產量12337萬噸,同比增長0.1%。 1-3月,我國粗鋼產量25655萬噸,同比下降1.9%;生鐵產量21339萬噸,同比下降2.9%;鋼材產量33603萬噸,同比增長4.4%。
文章來源于《世界鋼鐵協會》 2024年4月9日,英國,倫敦 世界鋼鐵協會今日發布最新版短期(2024—2025年)鋼鐵需求預測報告。該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鋼鐵需求將反彈1.7%,達到17.93億噸。2025年,全球鋼鐵需求將增長1.2%,達到18.15億噸。 世界鋼鐵協會市場研究委員會主席Martin Theuringer博士在對本次預測結果發表評論時表示: 自2020年新冠疫情危機以來,鋼鐵市場經歷了兩年的負增長和大幅波動。我們預計2024年到2025年,全球鋼鐵需求將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 全球經濟依然保持增長的韌性,盡管面臨多重不利因素,包括新冠疫情大流行和俄烏戰爭的后續影響,高通脹、高成本和家庭購買力下降,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加劇,以及大幅的貨幣緊縮。隨著貨幣緊縮周期接近尾聲,我們注意到,信貸緊縮和成本上漲的不斷加劇導致大多數主要市場的住宅建筑行業活動急劇放緩,并阻礙了全球制造業的發展。雖然世界經濟似乎將在本輪貨幣緊縮周期過后軟著陸,但由于貨幣緊縮的滯后影響、成本的居高不下以及地緣政治的高度不確定性,我們預計全球鋼鐵需求增長依然疲軟,市場波動性仍然很高。 我們預計2024年中國鋼鐵需求將仍然大致維持在2023年的水平,盡管房地產投資持續下滑導致相應的鋼鐵需求萎縮,但是基建投資和制造業帶來的需求增長將抵消房地產導致的下滑。2025年中國鋼鐵需求將重返回落趨勢,預計需求量下降1%。 預測表明,到2025年中國鋼鐵需求量將顯著低于2020年的近期需求峰值。這一預測也符合我們的判斷,即中國的鋼鐵需求峰值已經過去,隨著中國逐步擺脫依賴房地產和基建投資的經濟發展模式,中國的鋼鐵需求在中期可能會繼續下降。 我們對2023年中國鋼鐵表觀消費量的估算是基于中國的官方統計數據,數據顯示中國鋼鐵表觀消費量下降3.3%。這比我們2023年10月版的預測下調約5個百分點。中國去年第四季度的鋼鐵需求確實弱于2023年10月版的預測,然而主要用鋼行業的指標表明,鋼鐵實際需求量要好于預期中的表觀消費量。 2024年至2025年期間,全球(中國除外)鋼鐵需求將出現相對較強的寬幅增長,增幅為每年3.5%。 自2021年以來,印度已成為鋼鐵需求增長的最強驅動力,得益于全部用鋼行業的持續增長,尤其是基建投資的持續強勁增長,2024年至2025年印度鋼鐵需求將繼續增長8%。2025年印度鋼鐵需求量預計將比2020年多近7000萬噸。 繼2022年至2023年大幅放緩后,中東和北非及東盟等其他新興經濟體的鋼鐵需求預計將在2024年至2025年加速增長。在東盟,政局不穩定和競爭力下降等困難日益加劇,可能會導致未來鋼鐵需求增長放緩。 預計發達經濟體的鋼鐵需求將在2024年和2025年分別增長1.3%和2.7%,因為我們預計歐盟的鋼鐵需求終將在2025年出現實質性的恢復,同時美國、日本和韓國也會繼續保持鋼鐵需求的韌性。 歐盟和英國仍然是當前面臨最大挑戰的地區。該地區,特別是該地區的鋼鐵行業,面臨地緣政治變局和不確定性、高通脹、貨幣緊縮和部分財政支持的取消,以及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的居高不下等諸多方面的挑戰。這些下行因素的持續影響導致該地區2023年鋼鐵需求大幅下降至200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2024年預測也將大幅下調。繼2024年僅出現技術性反彈之后,該地區的鋼鐵需求將最終在2025年出現明顯復蘇,預計增長5.3%。預計2024年歐盟的鋼鐵需求僅比2020年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的低谷高150萬噸。 與歐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的鋼鐵需求繼續顯示出健康的鋼鐵需求基本面。2023年,受房地產市場放緩影響,美國的鋼鐵需求大幅下降。此后,由于強勁的投資活動(得益于《通脹削減法案》的提振)和房地產活動的逐步復蘇,美國的鋼鐵需求預計將在2024年迅速返回增長軌道。 用鋼行業發展趨勢 高利率和高建筑成本導致住宅建設行業下行,拖累大多數主要鋼鐵消費地區的需求。 2023年,美國、中國、日本和歐盟的住宅行業活動急劇回落,由于貨幣緊縮影響的延長,大多數主要市場的住宅行業疲軟狀況預計將持續到2024年。預計住宅建設行業的實質性復蘇將從2025年開始。 高成本、高不確定性、融資條件收緊以及全球需求疲軟導致的全球制造業活動疲軟,也阻礙了2023年全球鋼鐵需求的增長。領先指標表明,全球制造業活動將在2024年開始復蘇。汽車業是制造業整體疲軟的一個顯著例外,由于被壓抑需求的釋放和供應鏈約束的放松,汽車業終于在2023年迎來久違的強勁復蘇。所有主要汽車生產國在經歷了一年兩位數的強勁增長之后,預計2024年,大多數國家的汽車業最多只能呈現出微弱的增長。 制造業和公共基建行業的強勁投資活動支撐起2023年的全球鋼鐵需求。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的背景下,主要經濟體發展戰略性行業、確保戰略性零部件和材料供應安全的雄心推動了制造業的投資。我們認為,世界經濟的綠色轉型需要進行規模空前的經濟轉型,這是公共基建行業投資強勁背后的主要因素之一。例如,世界鋼鐵協會市場研究委員會最近開展的一項研究表明,與20世紀20年代初相比,到2030年,新的風力發電裝置將帶動全球鋼鐵需求增加三倍,達到3000萬噸左右。雖然風能行業的鋼鐵需求在全球總需求中所占的份額相對較低,但它有可能對歐洲等地區的總體鋼鐵需求提供相當明顯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旨在加強基礎設施、抵御不斷增加的氣候變化風險和進行災后重建的公共基建投資,是2023年支撐部分主要用鋼國,例如,日本、中國、韓國和土耳其鋼鐵需求的主要因素。 公共基建投資和制造業投資將繼續保持強勁。然而,高昂的建筑成本和勞動力短缺成為許多主要經濟體的主要制約因素,這可能會在短期內制約公共基建投資和制造業投資的進一步增長。 風險 自2023年10月版預測結果報告發布之后,目前風險已經有所緩解并處于平衡態勢。 從有利的方面來看,隨著通脹抑制速度快于預期和隨之而來的貨幣政策的進一步放松,這可能會顯著提振用鋼行業,尤其是住宅建設行業。另外,全球脫碳行動的加速或者防御不斷增加的氣候變化風險的公共基建的強化,這都構成顯著的正向風險,有助于支撐全球鋼鐵需求向前發展。 從不利的方面來看,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進一步升級、通脹壓力證明比預期更為持久,以及引發主要經濟體財政整頓的高額且不斷上升的公共債務水平,這些重大風險必然有可能減緩正在進行的經濟復蘇,甚至造成復蘇中斷。
文章來源于《中國冶金報社》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持續鞏固提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202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應急管理部、國家統計局會同有關方面將 繼續開展全國粗鋼產量調控工作 ,堅持以節能降碳為重點,區分情況、有保有壓、分類指導、扶優汰劣,推動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優化,促進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為配合做好產能產量調控工作,相關部門將聯合開展全國鋼鐵冶煉企業裝備基礎信息摸底工作。
文章來源于《中國冶金報社》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4年1-2月份工業企業利潤數據。其中,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9140.6億元,同比增長10.2%。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于衛寧對工業企業利潤數據進行了解讀。 具體內容如下: 2024年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10.2% 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9140.6億元,同比增長10.2%。 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434.9億元,同比增長0.5%;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898.5億元,增長5.3%;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169.2億元,增長31.2%;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465.4億元,增長12.7%。 1-2月份,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1881.0億元,同比下降21.1%;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6134.5億元,增長17.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1125.1億元,增長63.1%。 1-2月份,主要行業利潤情況如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利潤增長2.1倍,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69.4%,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65.5%,紡織業增長51.1%,汽車制造業增長50.1%,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20.7%,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1.8%,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0.3%,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下降36.8%,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下降32.1%,專用設備制造業下降17.0%,農副食品加工業下降7.3%,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下降2.0%,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和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虧損均增加。 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9.44萬億元,同比增長4.5%;發生營業成本16.52萬億元,增長4.6%;營業收入利潤率為4.70%,同比提高0.24個百分點。 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167.83萬億元,同比增長6.5%;負債合計95.75萬億元,增長6.2%;所有者權益合計72.08萬億元,增長6.9%;資產負債率為57.1%,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 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22.99萬億元,同比增長8.6%;產成品存貨6.09萬億元,增長2.4%。 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4.97元,同比增加0.11元;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為8.62元,同比減少0.01元。 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資產實現的營業收入為69.5元,同比減少1.3元;人均營業收入為163.9萬元,同比增加10.4萬元;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22.1天,同比減少0.5天;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71.0天,同比增加2.7天。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于衛寧解讀工業企業利潤數據 1-2月份,隨著宏觀組合政策落地顯效,市場需求持續恢復,工業生產較快增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效益繼續改善,呈現以下主要特點: 工業企業利潤實現較快增長 。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0.2%,利潤由上年全年下降2.3%轉為正增長。分月看,規上工業企業當月利潤自上年8月份以來同比持續增長,今年1-2月份延續恢復向好態勢,工業企業效益起步平穩。 工業企業營收明顯改善。 隨著市場需求持續恢復,工業生產較快增長,工業企業營收增長明顯加快。1-2月份,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5%,高于上年全年營收增速3.4個百分點,企業營收回升態勢明顯,為利潤增長創造有利條件。 超七成行業利潤增長,制造業、電氣水業增長較快。 1-2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9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增長面為70.7%,比上年全年擴大4.8個百分點。分門類看,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利潤分別增長17.4%、63.1%,均實現兩位數增長;采礦業利潤下降21.1%。 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利潤明顯回升,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 隨著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裝備制造業利潤增長持續加快。1-2月份,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28.9%,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24.8個百分點,拉動規上工業利潤增長6.7個百分點,貢獻率達65.9%,是貢獻最大的行業板塊。分行業看,電子行業利潤增長2.11倍,鐵路船舶航空航天運輸設備、汽車、金屬制品行業分別增長90.1%、50.1%、27.8%。隨著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高技術制造業利潤實現快速增長。1-2月份,高技術制造業利潤由上年全年下降8.3%轉為增長27.9%,增速高于規上工業平均水平17.7個百分點。其中,智能消費設備行業利潤增長1.13倍,鋰離子電池行業利潤增長66.3%,通信終端設備行業由上年同期虧損轉為盈利139.7億元。 消費品制造業利潤持續恢復,多數行業利潤實現增長。 受益于國內外需求改善,疊加春節假期有力帶動,消費需求平穩恢復,消費品制造業利潤實現較快增長。1-2月份,消費品制造業利潤由上年全年下降1.1%轉為同比增長12.9%,在13個消費品制造大類行業中,有11個行業利潤增長,其中,造紙、家具、紡織、文教工美行業利潤分別增長3.37倍、1.98倍、51.1%、50.4%;食品、酒飲料茶行業利潤分別增長15.8%、14.2%。 主要經濟類型、不同規模企業利潤均實現增長。 隨著工業經濟持續平穩恢復,各類經營主體、不同規模企業活力不斷增強。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利潤同比增長0.5%,私營企業利潤增長12.7%,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利潤增長31.2%;大、中、小型企業利潤分別增長8.0%、6.0%、18.9%。 總體看,1-2月份規上工業企業利潤較快增長,起步平穩。 下階段,要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 兩會 精神,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不斷鞏固增強回升向好態勢,努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文章來源于《中國鋼鐵工業協會》
文章來源于《世界鋼鐵協會》 2024年3月22日 | 比利時,布魯塞爾 2024年2月全球71個納入世界鋼鐵協會統計國家的粗鋼產量為1.488億噸,同比提高3.7%。 2024年2月全球粗鋼產量 2024年2月全球71個納入世界鋼鐵協會統計國家的粗鋼產量為1.488億噸,同比提高3.7%。 各地區粗鋼產量 2024年2月,非洲粗鋼產量為180萬噸,同比提高8.1%;亞洲和大洋洲粗鋼產量為1.097億噸,同比提高3.9%;歐盟(27國)粗鋼產量為1060萬噸,同比下降3.3%;其他歐洲國家粗鋼產量為370萬噸,同比提高32.5%;中東粗鋼產量為420萬噸,同比提高10.8%;北美粗鋼產量為870萬噸,同比下降1.3%;俄羅斯和其他獨聯體國家+烏克蘭粗鋼產量為670萬噸,同比下降2.5%;南美粗鋼產量為350萬噸,同比提高10.5%。 表1:各地區粗鋼產量 上述地區含71個產鋼國提交的數據,其2022年產量占全球粗鋼產量的98%。 非洲:阿爾及利亞、埃及、利比亞、摩洛哥、南非、突尼斯 亞洲和大洋洲:澳大利亞、中國、印度、日本、蒙古國、新西蘭、巴基斯坦、韓國、中國臺灣、泰國、越南 歐盟 (27國):奧地利,比利時,保加利亞,克羅地亞、捷克、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意大利、盧森堡、荷蘭、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西班牙、瑞典 其他歐洲國家:馬其頓、挪威、塞爾維亞、土耳其、英國 中東:巴林、伊朗、伊拉克、約旦、科威特、阿曼、卡塔爾、沙特阿拉伯、阿聯酋、也門 北美洲:加拿大、古巴、薩爾瓦多、危地馬拉、墨西哥、美國 俄羅斯和其他獨聯體國家+烏克蘭: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烏克蘭 南美洲:阿根廷、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巴拉圭、秘魯、烏拉圭、委內瑞拉 粗鋼產量排名前十位的國家 2024年2月, 中國粗鋼預估產量為8118萬噸,同比提高3.5%; 印度粗鋼產量為1180萬噸,同比提高11.4%; 日本粗鋼產量為700萬噸,同比提高1.1%; 美國粗鋼產量為650萬噸,同比下降1.2%; 俄羅斯粗鋼預估產量為570萬噸,同比下降4.4%; 韓國粗鋼產量為510萬噸,同比下降1.5%; 土耳其粗鋼產量為310萬噸,同比提高46.6%; 德國粗鋼產量為310萬噸,同比提高4.4%; 巴西粗鋼產量為280萬噸,同比提高13.1%; 伊朗粗鋼產量為220萬噸,同比提高14.3%。 表2:粗鋼產量排名前十位的國家 e - 預估值。排名依據為本年度累計粗鋼產量。
文章來源于《世界金屬導報》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1-2月份,我國粗鋼產量16796萬噸,同比增長1.6%。 2024年1-2月份,全國鋼材產量21343萬噸,同比增長7.9%。 2024年1-2月份,我國生鐵產量14073萬噸,同比下降0.6%。 2024年1-2月份,我國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的增加值同比增長8.7%。 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7.0%(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從環比看,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56%。 分三大門類看,1-2月份,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制造業增長7.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7.9%。 分經濟類型看,1-2月份,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股份制企業增長7.3%,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6.2%;私營企業增長6.5%。 分行業看,1-2月份,41個大類行業中有39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長1.4%,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3.0%,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2.3%,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增長8.1%,紡織業增長6.6%,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0.0%,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3.9%,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8.7%,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2.5%,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4.1%,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2.0%,汽車制造業增長9.8%,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11.0%,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4.6%,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4.6%,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7.8%。 分產品看,1-2月份,619種產品中有418種產品產量同比增長。其中,鋼材21343萬噸,同比增長7.9%;水泥18280萬噸,下降1.6%;十種有色金屬1277萬噸,增長5.7%;乙烯515萬噸,下降0.9%;汽車383.5萬輛,增長4.4%,其中新能源汽車118.9萬輛,增長25.6%;發電量14870億千瓦時,增長8.3%;原油加工量11876萬噸,增長3.0%。 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6.0%,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21466億元,同比名義增長0.4%。
文章來源于《中國鋼鐵工業協會》
文章來源于《世界鋼鐵協會》 2024年2月23日 | 比利時,布魯塞爾 2024年1月全球71個納入世界鋼鐵協會統計國家的粗鋼產量為1.481億噸,同比下降1.6%。 2024年1月全球粗鋼產量 2024年1月全球71個納入世界鋼鐵協會統計國家的粗鋼產量為1.481億噸,同比下降1.6%。 各地區粗鋼產量 2024年1月,非洲粗鋼產量為200萬噸,同比提高16.3%;亞洲和大洋洲粗鋼產量為1.076億噸,同比下降3.6%;歐盟(27國)粗鋼產量為1020萬噸,同比下降1.8%;其他歐洲國家粗鋼產量為390萬噸,同比提高22.5%;中東粗鋼產量為470萬噸,同比提高23.1%;北美粗鋼產量為920萬噸,同比下降2.1%;俄羅斯和其他獨聯體國家+烏克蘭粗鋼產量為720萬噸,同比提高4.0%;南美粗鋼產量為340萬噸,同比下降6.3%。 表1:各地區粗鋼產量 上述地區含71個產鋼國提交的數據,其2022年產量占全球粗鋼產量的98%。 非洲:阿爾及利亞、埃及、利比亞、摩洛哥、南非、突尼斯 亞洲和大洋洲:澳大利亞、中國、印度、日本、蒙古國、新西蘭、巴基斯坦、韓國、中國臺灣、泰國、越南 歐盟 (27國):奧地利,比利時,保加利亞,克羅地亞、捷克、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意大利、盧森堡、荷蘭、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西班牙、瑞典 其他歐洲國家:馬其頓、挪威、塞爾維亞、土耳其、英國 中東:巴林、伊朗、伊拉克、約旦、科威特、阿曼、卡塔爾、沙特阿拉伯、阿聯酋、也門 北美洲:加拿大、古巴、薩爾瓦多、危地馬拉、墨西哥、美國 俄羅斯和其他獨聯體國家+烏克蘭: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烏克蘭 南美洲:阿根廷、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巴拉圭、秘魯、烏拉圭、委內瑞拉 粗鋼產量排名前十位的國家 2024年1月, 中國粗鋼預估產量為7724萬噸,同比下降6.9%; 印度粗鋼產量為1250萬噸,同比提高7.3%; 日本粗鋼產量為730萬噸,同比提高0.6%; 美國粗鋼產量為680萬噸,同比下降0.3%; 俄羅斯粗鋼預估產量為620萬噸,同比提高1.2%; 韓國粗鋼產量為570萬噸,同比提高1.5%; 土耳其粗鋼產量為320萬噸,同比提高24.7%; 德國粗鋼預估產量為290萬噸,同比下降0.9%; 伊朗粗鋼產量為260萬噸,同比提高39.3%; 巴西粗鋼預估產量為250萬噸,同比下降7.2%。 表2:粗鋼產量排名前十位的國家 e - 預估值。排名依據為本年度累計粗鋼產量。
文章來源于《中國冶金報社》 2月7日,龍年春節前夕,中國南極秦嶺站建成并投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致信祝賀, 中國南極秦嶺站的建成,將為我國和全世界科學工作者持續探索自然奧秘、勇攀科學高峰提供有力保障 ,并向廣大極地工作者致以誠摯問候和美好的新春祝福。學習總書記的賀信,鋼鐵人倍感自豪,備受鼓舞。因為在南極這座鋼結構建筑里,鋼鐵力量 身藏其中 。 在羅斯海里擰 螺絲 秦嶺站位于羅斯海恩克斯堡島。這里極端風暴頻發,最大風力高達17級,并常年伴隨風吹雪現象。為了對抗惡劣的天氣,秦嶺站主樓采用了鋼結構體系,構件總計4134件,用鋼量超過了每平方米300千克,是同類建筑的2倍到3倍。江蘇恒久鋼構股份有限公司為新站量身定做的裝配式鋼結構件,現場拼裝后即可 拎包入住 。由于南極現場不具備焊接條件,秦嶺站的鋼結構搭建都是通過耐候性高強螺栓來完成。秦嶺站建設者表示, 自己是在羅斯海里擰螺絲 。而這個 螺絲 正是由南鋼特鋼事業部生產的耐候高強螺栓用鋼制作而成的。 南鋼耐候高強螺栓用鋼能夠遠渡重洋、登陸南極洲,為中國南極科考貢獻力量,離不開南鋼一直以來對產品創新的堅持和產銷研團隊多年深耕耐候高強螺栓鋼細分市場的默默付出,該產品已申請4項發明專利。目前南鋼的耐候高強螺栓用鋼、耐候焊絲用鋼及耐候鋼板等系列產品已成功應用于藏木雅魯藏布江特大橋、官廳水庫特大橋、中俄黑河大橋等40余座特大橋,助力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南鋼也是國際上首家能同時提供免涂裝耐候螺栓鋼、耐候焊絲鋼和耐候鋼板的鋼鐵企業,可為用戶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
2023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發展穩定任務,船舶和鋼鐵兩行業深化供需合作,推進產業鏈穩定共贏,取得了造船板產量較快增長、用鋼需求穩步回升、高端鋼材產品不斷提升的良好局面,以提質增效為總目標共同推動兩行業加快綠色低碳轉型高質量發展。 一、造船用鋼市場生產情況 (一)造船板產量保持較快增長 2023年,我國船舶工業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新承接船舶訂單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在需求端的帶動下,我國鋼鐵企業造船板產量大幅提高,月均產量回升至116.6萬噸,比去年提高16%,造船板產量連續兩年保持較快增長。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造船板產量1416萬噸,同比增加222萬噸,上升18.6%,其中高強度造船板產量870萬噸,同比增加170萬噸,上升24.2%。分月度來看,1-2月份,月均產量不足100萬噸,3月份以后,我國造船板產量實現快速增長,最高達到6月份的130萬噸,比年初增長34%。7-9月份以來,月均產量保持在125萬噸以上,同比增幅超過六成。10-12月份,月均產量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117萬噸水平,同比增長62.5%。 (二)鋼鐵企業任務飽滿產量持續增長 2023年,我國生產造船板的鋼鐵企業達到21家,其中前10家造船板產量達到1290萬噸,同比增長15.3%,占比達到91%。高強度板產量達到810萬噸,同比增長21.4%。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五礦營口中板有限責任公司、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鞍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和新余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等8家鋼企造船板產量已經超過100萬噸,多家鋼企造船板產量增速超過100%。湘鋼、南鋼、沙鋼和營板的高強度板產量超過了100萬噸;湘鋼、南鋼、沙鋼、重鋼、興澄和舞鋼的高強度板產量占造船板比重均超過75%。 (三)主要規格造船板價格震蕩微跌 2023年,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和國內鋼鐵需求不足等多重因素影響,拖累國內各類型鋼材產品價格持續下降,但造船板需求強勁延緩了下跌走勢,整體來看全年主要規格造船板價格呈現震蕩微跌態勢。年初隨著鐵礦石價格快速回升,造船板價格一度上漲超過200元/噸,但4月下旬以來進入持續下跌區間。截止12月底,國內6mm造船板和20mm造船板均價分別為4910元/噸和4454元/噸,比年初微跌100元/噸左右。 (四)高端鋼鐵產品助力船舶工業高質量發展 2023年,我國船企與鋼鐵企業不斷推動高端鋼材產品國產化,助力推動船舶工業高質量發展。首鋼中厚板供貨的全球首個漂浮式 風光漁 融合項目 國能共享號 平臺順利完成安裝和亞洲首制的風電運維母船順利下水,推動我國風電開發邁入深遠海。南鋼公司獨家供應首艘國產大型郵輪用鋼板、船用型鋼,實現我國大型郵輪建造領域零的突破;寶鋼股份、鞍鋼股份、南鋼股份等供貨的超大型集裝箱船用止裂鋼用于全球最大24000標準箱集裝箱船建造。鞍山鋼鐵整船供貨的全球首艘M350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船(FPSO)實現了我國浮式生產儲卸油船造船業的重大突破。鞍鋼鋼板整船供貨的全球首制世界最大7500立方液化二氧化碳運輸船制造,填補了液化二氧化碳存儲材料領域國際空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二、我國造船用鋼需求市場 (一)造船用鋼需求穩定快速回升 2023年,國際新造船市場繼續保持旺盛需求,傳統主流船型散貨船和油船訂單快速增長,我國骨干船企競爭優勢明顯,新接訂單量7120萬載重噸,同比大幅增長56.4%,占全球總量66.6%。連續三年新接訂單量在4000萬載重噸以上,帶動造船用鋼需求穩定回升。統計顯示,2023年我國造船用鋼總量超過1400萬噸,同比繼續增長16.7%,連續兩年保持較快增長。按品種來看,板材1200萬噸,同比增長17.6%,型材115萬噸,同比增長15%,其他品種85萬噸,同比增長6.3%。 (二)汽車運輸船用鋼需求持續增長 2023年,受益于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持續穩定大幅增長,全球汽車運輸船運營市場運費高企,新船訂單需求量持續火熱,我國船企抓住汽車運輸船市場緊缺的歷史性機遇,批量承接各類大型汽車運輸船訂單。全年我國新接汽車運輸船54艘、45.2萬車位,占全球新船成交量的82.5%(以車位計)。截止12月底,我國手持各類汽車運輸船訂單139艘,106.7萬車位,部分骨干船企生產已經安排至2027年。汽車運輸船訂單的大幅增長將顯著帶動船用薄板的需求增長。 (三)散貨船和油船用鋼需求小幅增長 2023年,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持續回升以及大宗商品運輸的活躍,油船和散貨船市場正在逐步復蘇,改變了前兩年以集裝箱船和LNG船為主的局面。散貨船和油船是我國的傳統優勢船型,截止12月底,我國船企分別承接到了全球79.6%和72.1%的訂單。年末,我國手持船舶訂單中散貨船和油船訂單8341.6萬載重噸,占比達到60%,將帶動主流船型鋼材需求小幅增長。 三、2024年造船用鋼市場展望 展望2024年,地緣政治沖突頻發將成為拖累世界經濟復蘇最大的障礙,新船批量交付也將影響到航運市場短期的運行狀態。但從中長期來看,隨著《2023國際海事組織船舶溫室氣體減排戰略》的出臺,將對推動全球航運業、造船業加快脫碳減排進程,對新造船市場將產生積極作用,穩定的預期對造船用鋼需求形成了較強的支撐。 (一)船舶用鋼需求將在中期保持穩定 2023年,我國船企手持船舶訂單量突破1.3億載重噸,船企平均生產保障系數(手持訂單量/近三年造船完工量平均值)約3.5年,部分企業交船期已排至2028年,未來2-3年將是各型船舶集中交付的年份,年均造船完工量有望保持在4500萬載重噸左右,未來5年我國船舶行業用鋼需求規模將保持在1400萬噸級水平。 (二)化學品船用鋼需求將會出現增長 2023年,全球化學品船市場持續回暖,特別是下半年以來,新船訂單明顯回升。統計顯示,1-12月全球化學品船訂單104艘,183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4.5%。化學品船訂單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是在全球海事環保新規則下的替代需求大幅增長,2008年以前交付的船舶進入拆解周期。因此,未來2年內化學品船訂單量將會明顯回升,從而帶動相關鋼材的需求增長,特別是不銹鋼等特種鋼材。 (三)造船板價格將繼續保持相對穩定 2023年,受需求端減弱的影響,國內鋼材價格重心連續兩年小幅下滑,帶動造船板價格持續下跌。但《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的出臺以及造船板需求的穩定增長將對價格起到支撐穩定作用。若鐵礦石、焦炭和廢鋼等原材料價格不出現大幅波動的情況,預計造船板價格將會在相對穩定的區間內小幅波動。
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羅忠河 報道 1月12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在六屆六次會員大會上發布了《2023年鋼鐵市場供需情況及2024年發展趨勢》專題報告。 報告分析認為,隨著各項政策積極推進,2024年,我國經濟將繼續回升向好。從下游需求端來看,隨著 三大工程 建設持續推進,將利好房地產市場,但市場信心恢復仍需時日,預計房地產各項指標繼續下降,降幅收窄;基建投資將繼續保持增長,專項債規模保持高位,仍將是穩增長的重要支撐,但地方政府財政壓力較大,投資增長將放緩;制造業有所分化,整體制造業投資和出口市場承壓,汽車、家電、船舶保持增長趨勢,機械行業主要用鋼子行業或繼續下降。 報告據此預計,2024年我國主要下游行業用鋼需求繼續分化,減量中有增量。其中,建筑、機械用鋼需求有所下降,汽車、家電、船舶、集裝箱、能源用鋼需求有所上升。總體來看,2024年我國鋼鐵需求同比將小幅下降1%。今后,鋼鐵行業亟須進一步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步伐,實現更高水平鋼鐵供需動態平衡。 2024年我國建筑用鋼需求總體同比將下降約2% 從房地產行業來看,2024年,化解房地產風險仍是政策主線,供需兩端均有發力空間。供給端,企業資金支持政策有望繼續細化落實,各地土地拍賣規則或繼續放寬, 保交樓 資金和配套舉措有望進一步跟進; 三大工程 建設或是2024年政策主要發力方向,相關政策有望加速落地。需求端,一線城市因區施策、因需施策,優化普通住宅認定標準,降低交易稅費等;核心二線城市預計全面取消限購;更多城市或通過發放購房補貼等方式促進購房需求釋放。房地產行業在經歷了兩年多的市場超調后,隨著供需兩端政策協同發力,有利因素正在不斷增加,2024年房地產市場降幅有望進一步收窄。預計2024年房地產投資下降6%,新開工面積下降10%,銷售面積下降5%至11.5億平方米左右。 從基建來看,2024年,我國將深入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大力實施《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年)》,落實 十四五 系列規劃任務,加強新老基建投資,尤其是1萬億元特別國債的發行和地方債限額的前置將充分保障地方政府的合理支出水平,有利于基礎設施建設。預計2024年基建投資增速將保持一定韌性,增速或有所回落。 2024年,房地產行業降幅收窄,預計鋼材需求保持下降趨勢,基建用鋼需求將保持小幅增長。總體來看,2024年,建筑行業鋼材需求量約為4.7億噸,同比將下降約2%。另據中國鋼結構協會發布的《鋼結構行業 十四五 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到2025年底,我國鋼結構用量將達到1.4億噸左右;到2035年,我國鋼結構用量將達到每年2億噸以上。鋼結構行業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將是未來建筑行業鋼鐵消費增長點之一,利好中厚板和型鋼市場。 2024年我國機械用鋼需求同比將減少約2% 2024年,機械行業經濟運行總體將延續穩中向好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與全國工業基本同步。受全球供應鏈修復形成貿易擠壓及發達經濟體復蘇放緩等多重因素影響,外需市場下行壓力持續,不利于鋼材需求釋放。 電工電器行業。2023年,電工電器行業始終處于產銷兩旺態勢。煤電、核電、水電等裝備企業在手訂單飽滿,風電、光伏、抽水蓄能等新能源領域繼續高速增長,輸變電行業穩健發展。預計2024年電工電器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利潤將增長6%左右。 重型機械行業。重型機械行業2023年營業收入預計增速在2%左右。2024年,重型機械行業經濟運行將整體向好,有望呈現 前低后高 態勢,全年營業收入增速將在2%以上。 工程機械行業。受房地產下行等因素拖累,工程機械行業仍未擺脫下行通道,后期產銷壓力將持續。2023年,工程機械行業運行呈現 前高后低 態勢。2024年,隨著高空作業車等新產品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新增長點不斷涌現,工程機械行業運行態勢將逐步改善。 機床工具行業。2023年,機床工具行業運營承受了巨大壓力,整體市場需求不足,出口好于內銷,總體上與2022年持平或略有增長。2024年,機床工具行業將呈現平穩恢復態勢。 農業機械行業。國四排放標準切換對近兩年來的農機市場帶來顯著影響。2023年初,經歷了短暫的補庫存周期后,農機生產明顯放緩,總體呈現下降趨勢。在保障糧食安全、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的背景下,預計2024年農機行業運行有所改善。 通用機械行業。受益于機器人、智能制造、自動化等新興領域的發展,通用機械行業規模不斷擴大,預計2024年行業生產和主要運行指標將有所增長,行業規模將達到數千億美元。 綜合來看,預計2024年機械行業鋼材需求量為1.91億噸,同比將減少約2%。 2024年我國汽車用鋼需求同比將增長約3% 2024年,宏觀政策上,我國將堅定不移推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發展,繼續利好新能源汽車市場,但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貿易政策的波動將給我國汽車出口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國內汽車行業 價格戰 也對市場信心有一定影響。 總體來看,2024年,汽車行業有望實現平穩增長,增幅或有一定回落,同比將增長約3%。分車型來看,在更新換代需求、新能源車市場和出口市場支撐下,乘用車產銷量有望實現小幅增長,同比增幅約為3%;商用車方面,在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長、物流和商業活動活躍的帶動下有望繼續保持增長,增幅約為5%。按能源類型來看,預計新能源車產量同比增長約20%,傳統能源車產量小幅下降;汽車出口量同比將增長約15%。 總之,2024年,我國汽車產銷量有望保持增長,總銷量將達到3100萬輛,同比將增長約3%。汽車行業鋼材消費與汽車生產趨勢大體保持一致,結合汽車產量規模和結構變化,預計2024年汽車行業鋼材消費量約為6100萬噸,同比將增長約3%。 2024年我國家電用鋼需求同比將增長2%左右 2024年,我國家電行業內銷市場將以更新需求為主,總體保持平穩;出口市場受國際經濟形勢及地緣政治因素影響,有較大的不確定性,預計家電行業全年小幅增長。 國內市場方面,我國房地產市場企穩仍需時間,產業鏈相關需求減弱。面對存量房市場,一些企業選擇主動向空間集成化、場景功能化和環境舒適化等的產品方向探索。我國成熟家電品類滲透率較高,隨著家電行業的周期屬性不斷減弱,行業需求更多來自于存量更新,需求總量有一定支撐。 海外市場方面,一方面,俄烏沖突陷入僵局,政治沖突多發,對經濟的影響已經從局部通脹擴大到多個基礎民生和貿易領域,世界經濟復蘇承壓;另一方面,歐美等地區商品消費需求有一定修復,俄羅斯和中東非地區需求將延續增長態勢。2024年,海外家電需求有望小幅增長。 總體來看,預計2024年家電行業用鋼需求略有增長,約為1620萬噸,同比將增長2%左右。 2024年我國船舶用鋼需求同比將增長約3% 2021年開始,船舶行業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2023年,我國手持船舶訂單回升至近5年來的高點,多數船舶企業承接訂單已排產至2027年后。預計至2030年,我國船舶行業將保持穩定增長態勢。2024年,世界經濟或將面臨更大下行壓力,國際航運和造船市場不確定性增強,但《2023年國際海事組織船舶溫室氣體減排戰略》的出臺將推動全球航運業、造船業加快降碳減排進程,將對新造船市場產生積極作用。 預計2024年我國船舶行業將延續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造船完工量和手持訂單量將同比增長,新承接訂單量基本持平或小幅增長。新能源動力船、深遠海養殖裝備、海上風電等新興市場將維持較快增長。 2024年,船舶行業將保持穩定增長,從而帶動船用鋼材消費平穩增長;同時,修船、海洋牧場、海上風電等需求有望保持一定增長。預計我國船舶行業全年鋼材消費量約為1780萬噸,同比將增長約3%。 2024年我國集裝箱用鋼需求同比將增長約2% 從外需環境來看,2024年,雖然外部不確定性增強,但集裝箱使用中正常的更新換代和前期制造的一些大型集裝箱船將陸續交付使用,對集裝箱需求規模將有一定支撐。 從國內來看,我國加速構建內循環市場體系,內貿集裝化比例逐步提高。面對不確定的國際市場,國內市場的需求依舊較為強勁。沿海主要集裝箱港口和航運企業對內貿集裝箱運輸更加重視, 多式聯運 的積極推進使內貿貨物集裝箱化率進一步提升。同時, 公轉鐵 散改集 等運輸結構調整持續推進為集裝箱帶來新市場,內貿集裝箱需求量將有所增加。此外,我國沿邊陸路物流通道建設快速推進,國家推動構建 兩沿十廊 國際物流大通道網絡,強化服務共建 一帶一路 的多元化國際物流通道輻射能力,也將帶動一部分集裝箱需求釋放。 綜上所述,2024年,我國集裝箱產量有望小幅回升,總量仍將處于歷史較低水平,未來1年~2年將逐步回歸至每年300萬標箱左右的常態水平。預計2024年集裝箱行業鋼材需求量隨集裝箱產量小幅增長,總需求量約為450萬噸,同比將增長約2%。 2024年我國鐵道用鋼需求同比將下降約2% 根據鐵路在建項目建設進展、新項目開工情況和國鐵集團總計劃目標,2024年,全國鐵路投資規模將保持平穩增長,高速鐵路將繼續迎來建設高峰期,延榆高鐵、長贛高鐵、濰宿高鐵、合武高鐵、邵永高鐵、六安鐵路等鐵路將全面開工;銅吉、鹽宜、大麗攀、阜黃、滬乍杭、武漢樞紐直通線等項目在2023年前期進展不明顯,預計到2024年會有大突破。 根據2024年鐵路投資建設規模預期及項目獲批、開工情況,預計2024年我國鐵道用鋼需求量約為400萬噸,同比將下降約2%。 2024年我國油氣管線用鋼需求同比將增加2% 2024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強調,能源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新型電力系統,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2024年,預計原煤產量繼續保持較高水平,更好發揮煤炭兜底保障作用;推動原油產量穩產在2億噸,天然氣繼續保持較好增產勢頭。聚焦落實 雙碳 目標任務,加快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預計2024年全國風電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在2億千瓦左右。核電項目將建成投產4臺機組,新增裝機容量在500萬千瓦左右。 預計2024年油氣管線建設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管線用鋼需求量約為510萬噸,同比將增加2%,增幅較2023年縮窄。 2024年我國電工鋼需求同比將增長3% 當前,全球電網面臨供應緊張、系統老齡化、新能源與配套電網線路施工時間錯配、新能源并網壓力大這四重考驗,未來海外重點地區和國家電網投資規劃和落地方案將成為重要催化力量,出口前景廣闊,前期積極布局出海的國內龍頭企業具備顯著的成本和供應鏈優勢。 2024年,電力行業的新能源利用率將持續保持較高水平。隨著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快速推進,太陽能和風能等新能源將成為電力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預計2024年新投產的總發電裝機及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將再創新高。電力設備仍處于上行周期,特高壓、新能源建設帶動電氣設備需求增長等。2024年,隨著特高壓、新能源等領域大力發展,電力行業投資建設和電氣設備的需求預計穩定增長。 總之,2024年,電力行業將保持穩定增長,預計電工鋼需求量達到1340萬噸,同比將增長3%。
文章來源于《中國鋼鐵工業協會》
文章來源于《中國鋼鐵工業協會》 要點 ● 2023年,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總額564.8億元,比上年增長157.3%;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總額2930.5億元,比上年增長28.0%。 2023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6858.3億元,比上年下降2.3% ,降幅比1—11月份收窄2.1個百分點(按可比口徑計算,詳見附注二)。 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2623.1億元,比上年下降3.4%;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6773.0億元,下降1.2%;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7975.1億元,下降6.7%;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3437.6億元,增長2.0%。 2023年,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12392.4億元,比上年下降19.7%; 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57643.6億元,下降2.0%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6822.3億元,增長54.7%。 2023年,主要行業利潤情況如下 :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總額比上年增長157.3% ,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71.9%,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28.0%,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長26.9%,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15.7%,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10.3%,汽車制造業增長5.9%,紡織業增長5.9%,專用設備制造業下降0.4%,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下降8.6%,農副食品加工業下降11.0%,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下降16.0%,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下降23.9%,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下降25.3%,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下降34.1%。 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33.4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1%;發生營業成本113.10萬億元,增長1.2%;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76%,比上年下降0.20個百分點。 2023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167.3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0%;負債合計95.57萬億元,增長5.9%;所有者權益合計71.79萬億元,增長6.2%;資產負債率為57.1%,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
文章來源于《世界鋼鐵協會》 2024年1月25日 | 比利時,布魯塞爾 2023年12月全球71個納入世界鋼鐵協會統計國家的粗鋼產量為1.357億噸,同比下降5.3%。 2023年12月全球粗鋼產量 2023年12月全球71個納入世界鋼鐵協會統計國家的粗鋼產量為1.357億噸,同比下降5.3%。 各地區粗鋼產量 2023年12月,非洲粗鋼產量為190萬噸,同比提高17.7%;亞洲和大洋洲粗鋼產量為9640萬噸,同比下降9.7%;歐盟(27國)粗鋼產量為910萬噸,同比提高2.7%;其他歐洲國家粗鋼產量為390萬噸,同比提高19.4%;中東粗鋼產量為490萬噸,同比提高9.6%;北美粗鋼產量為930萬噸,同比提高5.3%;俄羅斯和其他獨聯體國家+烏克蘭粗鋼產量為710萬噸,同比提高11.8%;南美粗鋼產量為320萬噸,同比下降3.2%。 表1:各地區粗鋼產量 上述地區含71個產鋼國提交的數據,其2022年產量占全球粗鋼產量的98%。 非洲:阿爾及利亞、埃及、利比亞、摩洛哥、南非、突尼斯 亞洲和大洋洲:澳大利亞、中國、印度、日本、蒙古國、新西蘭、巴基斯坦、韓國、中國臺灣、泰國、越南 歐盟 (27國):奧地利,比利時,保加利亞,克羅地亞、捷克、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意大利、盧森堡、荷蘭、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西班牙、瑞典 其他歐洲國家:馬其頓、挪威、塞爾維亞、土耳其、英國 中東:巴林、伊朗、伊拉克、約旦、科威特、阿曼、卡塔爾、沙特阿拉伯、阿聯酋、也門 北美洲:加拿大、古巴、薩爾瓦多、危地馬拉、墨西哥、美國 俄羅斯和其他獨聯體國家+烏克蘭: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烏克蘭 南美洲:阿根廷、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巴拉圭、秘魯、烏拉圭、委內瑞拉 粗鋼產量排名前十位的國家 2023年12月, 中國粗鋼產量為6744萬噸,同比下降14.9%; 印度粗鋼產量為1210萬噸,同比提高9.5%; 日本粗鋼產量為700萬噸,同比提高1.1%; 美國粗鋼產量為680萬噸,同比提高7.6%; 俄羅斯粗鋼預估產量為600萬噸,同比提高4.3%; 韓國粗鋼產量為540萬噸,同比提高2.7%; 德國粗鋼產量為260萬噸,同比下降2.3%; 土耳其粗鋼產量為320萬噸,同比提高21.2%; 巴西粗鋼產量為250萬噸,同比提高0.9%; 伊朗粗鋼產量為290萬噸,同比提高12.1%。 表2:粗鋼產量排名前十位的國家 e - 預估值。排名依據為本年度累計粗鋼產量。 2023年全年全球粗鋼產量 2023年全年全球粗鋼產量為18.882億噸。查詢各主要產鋼國全年粗鋼產量的完整統計數據,請登錄世界鋼鐵協會官網(Steel Data Viewer - worldsteel.org)。 表3:2023年全年全球粗鋼產量 e - 采用不完整數據或非世界鋼鐵協會渠道數據的年度預估值。 *本表中世界總產量包括僅向世界鋼鐵協會填報年度數據的部分國家的預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