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中心
- 首頁
- 公司新聞
12月19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在南鋼組織召開科技成果評價會,由南鋼股份、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江蘇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開發的《鋼鐵企業全要素資源優化與智慧運營核心關鍵技術創新》科技成果項目,由南鋼股份、東北大學、燕山大學和上海大學等單位聯合開發的《高強高韌鋼鐵材料復合氧化物冶金關鍵共性技術創新與應用》科技成果項目,均被評價為國際領先水平。
評價委員會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王國棟,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董洪標,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原董事長韓國瑞,冶金自動化研究設計院副院長孫彥廣,軋制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張殿華,北京首鋼自動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胡丕俊,江蘇省復合材料學會副理事長薛烽,江蘇省焊接學會理事長鄒家生等9位專家組成。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副會長兼秘書長姜維,科技環保部副主任李煜;南鋼黨委書記、董事長黃一新,總裁祝瑞榮,副總裁、總工程師楚覺非,黨委副書記王芳,副總裁譙明亮等出席會議。
北京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陳雨來,北京科技大學國家板帶生產先進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楊荃,北京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邵?。恢幸辟惖闲畔⒓夹g(重慶)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事業部煉鐵部副部長趙寬;東北大學教授王丙興、副教授王斌,東南大學副教授單馮等參加。
長期以來,南鋼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聚焦核電風電、海工船舶、軌道交通等重點領域,形成了以特鋼新材料為龍頭的產品體系,160個產品達到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朵撹F企業全要素資源優化與智慧運營核心關鍵技術創新》項目,由南鋼牽頭,參加單位包括: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東南大學等知名高校;江南造船、外高橋造船等行業龍頭;以及賽迪信息、金恒科技、鑫智鏈等科技公司。項目共申請發明專利41項,已獲得授權發明專利31項,PCT 2項,登記軟件著作權25項,主持和參與制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7項,發表科技論文18篇。我們與項目協同聯合體單位——外高橋造船,共同探討了智能制造產業鏈協同的新模式。通過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的建造,成功摘取了造船業“皇冠上最后一顆明珠”。
此次評價的兩個項目是南鋼近幾年在智改數轉和產品創新領域取得的典型成果。其中:《鋼鐵企業全要素資源優化與智慧運營核心關鍵技術創新》項目,針對鋼鐵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面臨的數據使用難、管控難、決策難和共贏難等問題,我們從企業生產、運營和供應鏈層面進行研究,通過運用先進技術和方法,幫助企業實現高效、高質量的生產流程,提高敏捷度以滿足市場需求,同時優化供應鏈管理,實現各環節的協同與整合。最終目標是形成鋼鐵企業全要素資源優化與智慧運營的核心關鍵技術,為企業創造持續競爭優勢,助力行業轉型升級?!陡邚姼唔g鋼鐵材料復合氧化物冶金關鍵共性技術創新與應用》項目,建立了高強高韌鋼鐵材料氧化物冶金工藝體系,形成了復合氧化夾雜物成分一體化工業控制技術,應用于超大熱輸入船舶海工鋼EH40、高效焊接橋梁鋼Q420qE、高強韌管線鋼X80、抗酸管線鋼X70MS,高強免預熱工程機械用鋼Q690D等系列產品。
中國工程院院士、鋼鐵研究總院教授 干勇
干勇院士表示,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鋼鐵工業在產品自主供應能力、技術裝備水平、鋼材進出口優勢、人員素質等方面具有綜合優勢,是我國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之一。隨著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發展,智能制造已成為制造業發展的共同主題,是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途徑。南鋼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工作走在了行業前列,為鋼鐵行業數字化發展提供了很好的經驗。
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是數字化、智能化。鋼鐵工業為大型復雜的流程工業,雖然具有先進的數據采集系統,也有自動化系統和研發設施等先天優勢,但鋼鐵生產全流程各個工序具有多變量、強耦合、非線性等特點,且全流程各個工序均存在黑箱,過程變量類型混雜、維數高、規模大,簡化機理模型難以描述生產工藝變化的復雜過程,同時各工序單元均為孤島式控制,尚未實現單元界面的無縫、精準銜接。未來,希望南鋼充分發揮領航企業的示范作用,聚焦關鍵共性技術,在數據驅動、智能裝備等方面加大創新研發;著力提升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全要素資源管理、數據管理體系水平,助推鋼鐵行業智能化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國棟
王國棟指出,隨著數字時代的來臨,數據已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數據作為當今時代的核心資源,已成為全球新一輪產業競爭的制高點、改變國際競爭格局的新變量。我國鋼鐵行業裝備技術和信息化水平已經達到工業時代的前列,但在產品質量、效率、成本、穩定性等方面一直存在問題,目前許多“卡脖子”技術解決不了。在這種情況下,鋼鐵行業的重要任務是實現新型工業化的高質量發展。為此,我們需要構建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設施底座,以此為基礎推進“智改數轉”、“數字換腦”和“模型換代”,加速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從而賦能綠色化、高質化和強鏈化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就推進新型工業化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強調,要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為中國式現代化構筑強大物質技術基礎。江蘇提出了智改數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是新型工業化的鮮明特征,也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路徑。未來,南鋼要發揮鋼鐵行業數據資源和應用場景優勢,推動鋼鐵工業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數字技術相融合,大力建設鋼鐵企業創新基礎設施,建成鋼鐵全流程、一體化AI生成式大模型工程樣板,以數字化賦能綠色化、高質化、強鏈化,走好新型工業化道路。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 董洪標
董洪標院士表示,一直以來,南鋼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企業升級,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發展,在行業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運營端方面,從互聯網到市場預測,帶來了非常大的經濟效益;制造端方面,也做了很多探索性的工作。
鋼鐵行業多工序、長流程。對于數據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如何面對現場現象,找到最有效的模型來彌補數據中存在的缺失。數據是開放的數據,如何運用過程數據來彌補靜態數據不足,南鋼也做了很多的探索。企業現場運營是一個開放的體系,如何拓展數據空間,還需要進一步做好數據預測。數字化鋼鐵工廠模型是數字化制造的關鍵載體,通過深化模型的融合應用,及時更新和優化模型,提高其適用性和準確性,能夠更好的助力鋼鐵企業實現智能化生產管理,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生產效率,進而推動工業發展。南鋼在數字模型、物理模型融合方面做了許多創新,后面如果再深入,相信這會對鋼鐵行業和鋼鐵研究領域起到突破性的作用。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
副會長兼秘書長 姜維
姜維表示,12月15日,新“南京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南鋼的創新發展邁向新的征程。長期以來,南鋼運行穩健、發展韌性良好、市場競爭優勢明顯,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佼佼者。未來,希望南鋼進一步加大創新投入,發揮好創新協同作用,錨定自主創新能力提升這一關鍵點,為行業技術進步作出貢獻。感謝各位院士、專家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參加鋼協主持的科技成果評價,希望各位專家對該項技術成果進行公正、客觀的評價。這也是對中國鋼鐵工業科技進步、自主創新的支持和關注。
鋼鐵協會組織科技成果評價工作自2004年開始,主要對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研究成果、行業重大的研究成果,以及三峽集團、國家管網等用戶需要行業認可的關鍵品種進行評價,對行業科技進步起到了積極作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今后要繼續做好科技成果評價工作,完善相關辦法,特別是加大對相關成果的宣傳和推廣力度,更好地服務企業和行業。請各位專家、領導今后能繼續支持協會的科技成果評價工作。
項目評價委員會專家認真審閱了項目相關資料,并圍繞項目技術方案、項目創新點以及實施應用情況等方面進行了質詢和討論。專家一致認為,兩個項目成果創新性強,研究成果豐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建議加強相關標準建設工作,更好地進行推廣應用。
南鋼總裁 祝瑞榮
祝瑞榮表示,感謝各位領導、專家多年來對南鋼的鼎力支持和幫助。他指出,南鋼是行業內最早開展數字化轉型探索實踐的企業之一,一直保持壓強投入,“產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發展。近年來,南鋼與北科大、東北大學等頭部鋼鐵院校,以及金恒科技、中冶賽迪等數字科技企業組成聯合體,聚焦行業共性痛點難點問題,探索通用性強的解決方案,對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企業進行數字技術賦能,帶動全產業鏈企業聯合創新、協同轉型升級。氧化物冶金工藝作為關鍵共性技術,已推廣應用到具有特殊性能需求的鋼種中。數字化轉型以及產品關鍵共性技術創新起到了壓艙石的作用,體現了南鋼的韌性。希望各位專家、各位領導能夠傾囊相授,多提寶貴意見,共同研究、探討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及產品技術創新,共同推動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南鋼高度重視質量管理和QC小組活動,積極倡導全員參與。近三年,南鋼堅持與實際需求相結合,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共注冊課題586個,參加活動人數近5000人。事業部、職能部門、子公司紛紛參與其中,極大地促進了公司全面質量管理工作整體水平的提升,為南鋼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希望各位專家、各位領導能夠傾囊相授,多提寶貴意見,共同研究、探討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及產品技術創新,共同推動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南鋼副總裁、總工程師 楚覺非
楚覺非表示,各位評委對于南鋼兩個項目提出的建議讓我們受益匪淺,為南鋼未來研發創新、工藝變革指明了方向,也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未來,南鋼將堅持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性增長,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期盼能有更多的機會,能與各位領導、專家開展多方面的合作,攜手構建鋼鐵產業的美好生態,促進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南鋼黨委副書記 王芳
南鋼黨委副書記王芳對《鋼鐵企業全要素資源優化與智慧運營核心關鍵技術》科技成果項目做了匯報。依托本項目成果,南鋼在數據空間與數字孿生技術的深度和廣度、全場景智能感知和一體化集群管控、黑色市場預測與風險預控、以及JIT+C2M等方面建立了技術優勢,促進高效開發了的低應力薄板在國產首艘大型郵輪上應用,以及系列低溫鎳系鋼在大型低溫儲罐中規?;瘧玫龋瑢崿F南鋼高端產品重大突破。
南鋼板材事業部對《高強高韌鋼鐵材料復合氧化物冶金關鍵共性技術創新與應用》科技成果項目做了匯報。
當天,專家們還參觀了南鋼智慧運營中心、JIT+C2M智能工廠和寬厚板廠。